执妆绘梦阅人悟美 ,跨江拓路守心前行
——访深圳柯予乔美丽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柯予乔
美妆一道,历来非止于皮相的修饰,更关乎人心与时代的审美共鸣。柯予乔(Will Or)深耕此道十九载,从香江之畔对镜学妆的少年,到穿梭于国际秀场与明星妆台的资深匠人,再到北上开拓新局的创业者,他以化妆刷为笔,以世事人心为纸,在方寸容颜间勾勒出行业的变迁,也书写着个人对“美”的执着与洞见。他不逐浮华潮流,唯重内外兼修;不囿地域疆界,敢破常规藩篱,在服务与创造、传承与创新之间,走出了一条兼具专业温度与人文厚度之路,其经历与思考,亦成为了观察美妆行业发展的一个独特切片 。
执妆问道:从学徒到行家的深耕之路
(一)初心破土:冲破成见的逐美之旅
柯予乔与美妆之间的羁绊,始于少年时对自我容貌的在意。十八九岁时,他因肌肤长痘而陷入了深深的困扰之中,渴望找到让面容清爽的方法,却对粉底、遮瑕等美妆之物一无所知。这份对“让自己体面”的朴素诉求,悄然在他心中埋下了探索美妆的种子。
二十余年前的香港,“男子学妆”尚属异数,家人直言“此业非男儿所为”,周遭亦多有不解之语。但柯予乔并未因外界质疑而却步,他攒下平日的零用钱,走进了香港本地的化妆学校。初握化妆刷,他在粉底的调和、眉形的勾勒中,一点点地感受美妆的魅力。他的技艺日渐精进,当家人看到他并非一时兴起,而是将这份热爱化作日复一日的坚持且渐有小成时,终于放下了成见,默许他在这条小众的道路上继续前行。
(二)技艺淬炼:踏遍列国的修行岁月
深知学无止境的柯予乔,并不满足于本土所学。他远赴英、法、日、韩等地,汲取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美妆智慧。在英国,他领略到美妆与英伦绅士风度的融合;在法国,感受到浪漫主义美学下色彩的晕染间藏着的随性与精致;在日韩,则追求清新裸妆的自然境界。这些跨国经历,不仅让他习得了香港本土难以触及的独特技法,更让他明白:“美”无统一标准,不同文化孕育出的审美差异,正是美妆行业最鲜活的生命力。
学成返港后,柯予乔以学徒之身正式踏入行业。十九岁的他,跟在师傅身边,从琐碎之事做起,在观察与实践中积累经验。香港有句俗语:“出天工作识人好过识字”,这句话在他的从业生涯中逐渐显露出深意。他发现,化妆师的职责远不止“画好一张脸”,更要懂得体察人心、化解突发困境。一次,他为一位艺人筹备红毯造型,礼服却在活动当日清晨才送达,艺人见礼服款式过于暴露,心生抗拒。柯予乔当机立断,一边在行车的车厢中快速为艺人完成妆容,一边发动所有相识之人四处寻觅合适的礼服,最终在活动开始前找到了满意之选,让艺人以优雅的姿态亮相红毯。这次经历,让他愈发领悟到在美妆行业,周全的处事能力与精湛的技艺同样重要。
(三)声名渐起:跨界多元的行业深耕
柯予乔逐渐在香港美妆圈站稳了脚跟,成为TVB明星化妆师中的佼佼者。郑裕玲的端庄、任达华的沉稳、王祖蓝的活泼、陈法拉的明艳……众多知名艺人与名模的台前风采,背后都有他的巧思助力。他擅长捕捉每个人的容貌特质与气质底色,让妆容既能凸显优势,又与艺人的个人风格浑然一体。
除了服务艺人,柯予乔还活跃在更广阔的领域。LVMH、Hugo Boss、ZARA等国际品牌的活动现场,他以专业的形象培训帮助品牌员工传递品牌的美学理念;国泰航空、中银香港、澳门银河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,也邀请他为员工设计职场形象,让“美”成为职场竞争力的加分项。此外,他还涉足杂志拍摄、广告造型、电视节目评判等行业领域——从《BAZAAR》《ELLE》等顶级时尚杂志的封面妆容,到ViuTV《全民造星》等节目的专业点评,柯予乔以多元身份,在香港美妆行业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多面手”。
阅人悟美:穿透表象的行业哲思
(一)美妆本真:唤醒自信的内外共鸣
在柯予乔眼中,化妆从来不是“掩盖瑕疵”的手段,而是“悦纳自我”的途径,是唤醒内在自信的“媒介”。他见过太多人因容貌焦虑而郁郁寡欢,也见证过无数人在精心修饰后,眼中重新焕发出的光彩。“当一个人通过妆容感受到自己的美好,自信便会由内而外地生发;而真正的美,正是这种外在修饰与内在状态的和谐统一。”这是他多年从业后对美妆本质的深刻认知。
他认为,外在妆容是“形”,内在状态是“神”,二者相辅相成。许多人将美妆等同于“改变容貌”,却忽略了妆容背后传递的精神气质。一个贴合自身的妆容,能让人在社交场合中展现出更从容的姿态,这种“被看见”的积极反馈,会反过来滋养内心,让人逐渐拥有“由内而外”的自信。因此,在工作中,他始终拒绝盲目地迎合潮流,不强行用固定风格套用于人,而是引导每个人发现自己的独特之美,让妆容成为个人气质的延伸,而非掩盖个性的“面具”。
(二)职业根基:以心换心的服务之道
十九载行业深耕,让柯予乔跳出了“技术至上”的局限,形成了以“做人”为核心的职业理念。他坦言,化妆技巧固然是立身之本,但在服务行业,“懂得体察他人、真诚待人”才是长久立足的关键。作为化妆师,不仅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,能从客户的眼神、语气中读懂其潜在需求,更要拥有强大的同理心,在服务中传递尊重与温暖。这种务实而温暖的服务哲学,让他赢得了众多艺人与客户的长期信任,也成为他区别于其他化妆师的独特标识。
(三)创新之法:立足需求的潮流解读
在美妆行业,“创新”是永恒的命题。柯予乔认为,美妆创新并非脱离实际的天马行空,而是建立在对时尚趋势的理解、对客户需求的洞察之上。他会定期关注国际时装周的发布,从服装的面料质感、色彩搭配中汲取灵感。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,潮流是循环往复的,盲目跟风只会陷入同质化的困境。真正的创新,是在潮流的基础上,结合客户的个人特质进行“个性化演绎”。他常说:“潮流是他人定义的风向标,但美是每个人独有的印记,与其追逐潮流,不如活出自己的精彩与风格。”
跨江拓路:北上创业的守正创新
(一)择路北上:突破瓶颈的勇敢抉择
2021年,柯予乔的职业生涯迎来了重要转折。彼时,疫情给香港的美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,线下活动锐减,他的事业发展也陷入瓶颈。就在此时,内地市场的活力与机遇吸引了他的目光。“往昔多是内地人赴港寻机,如今香港人亦可北上拓土。”怀着这样的想法,他将香港的化妆学校与品牌代理生意托付给合伙人,独自一人来到深圳,开启了全新的创业之旅。
初到内地的他面临着诸多挑战:不熟悉内地的商业规则,缺乏人脉资源,甚至连落脚的住处都尚未确定。身边人多觉得他“行事冒险”,但柯予乔却看到了内地市场的发展潜力——内地人身上那种“勤勉上进、敢闯敢拼”的状态,让他备受鼓舞;深圳针对香港创业者推出的友好政策,以及包容开放的商业氛围,更让他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。
(二)破局求变:适应新境的转型实践
进入内地市场后,柯予乔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主动融入新的商业生态。他发现,直播带货已成为了内地美妆行业的重要渠道,于是在2021年11月5日,他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条抖音短视频。然而,初入短视频领域的他,却遭遇了不少争议——有人质疑他的性别,有人用“脂粉气”来攻击他的形象。面对这些声音,柯予乔以坦然的心态回应:“我只是一个热爱美妆的男子,性别不应成为追逐热爱的阻碍。”
他坚持在镜头前分享专业的美妆技巧,开展素人改造计划,用扎实的实力打破外界的偏见。渐渐地,越来越多人被他的专业所吸引,直播间的在线人数稳定在数万人,每月销售额达数百万元。2023年,他在广州成立了公司,形成了“香港+深圳+广州”三地联动的业务布局,业务范围涵盖美妆直播、造型合作、美容项目对接等多个领域。在选品上,他格外用心,优先选择适合粤港澳大湾区人群肤质的产品,尤其注重挖掘优质国货美妆产品,助力国货美妆走向更广阔的市场。
(三)育美传艺:知行合一的培训体系
作为拥有丰富美妆经验的教育者,柯予乔曾担任香港多家顶级化妆学院的考评导师,指导过上万名学生考取国际化妆证书。如今,他将这份教育情怀带到了内地。柯予乔的培训体系,始终贯穿“做人与做事并重”的理念。
在招生方面,他的培训课程学员构成多元:既有刚走出校园、渴望掌握一技之长的年轻人,也有三十多岁、希望转行或发展副业的职场人;既有对美妆怀揣热爱的新手,也有希望提升技艺的行业从业者。教学中,他不仅系统地传授化妆技巧,从基础的底妆手法到复杂的造型设计都倾囊相授;更注重培养学员的职业素养——教他们如何与客户有效地沟通,如何精准洞察客户的需求,如何在服务中传递真诚与专业。为了解决学员的就业难题,他还与众多化妆品公司、美妆机构、影视剧组建立起合作关系,为学员提供就业推荐渠道,让他们在掌握技能后,能顺利地踏入美妆行业,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。
(四)守心前行:立足当下的未来之思
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,柯予乔没有制定宏大的目标,而是秉持着“做好当下”的务实态度。他认为,美妆行业变化迅速,消费需求、传播渠道、技术手段都在不断升级迭代,“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”,与其纠结于遥远的未来,不如专注于眼前的每一件事:用心做好每一场直播,让更多人学到实用的美妆知识;认真上好每一堂课,为行业培养出更多兼具技艺与素养的人才;精心打磨每一个造型,不辜负客户的信任与托付。
但他也敏锐地察觉到明星化妆市场逐渐萎缩,传统化妆培训因免费学习资源的普及而面临着挑战,“打造个人IP”与“深耕线上”,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。基于此,他计划在未来继续强化线上业务,通过短视频、直播、线上课程等渠道,扩大个人IP的影响力,让专业的美妆理念触达更多人;同时,他也会持续深耕线下服务,以“线上引流+线下体验”模式,打造集美妆培训、造型设计、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。
柯予乔的美妆之路,始于对“美”的朴素向往,历经技艺的淬炼与人心的洞察,最终在跨界拓新中开辟出更广阔的天地。他以化妆为媒介,连接起不同地域的审美,也串联起服务与创造、传承与创新的脉络。在他看来,美妆无关浮华,只为唤醒每个人心中的自信;职业无关边界,只在坚守初心的同时勇于突破。未来前路或许仍有未知,但只要执妆之心不改、阅人之情不变,便足以在美妆行业的浪潮中走出属于自己的从容与坚定!